
如何分辨貓貓彌留狀態?分享13個老貓臨終前特徵!
寵物同樣需要經歷生老病,如果主人懂得分辦寵物臨終特徵,便能做好準備!今次寵之天國將介紹13個貓貓臨終前特徵,幫助主人分辨貓貓彌留狀態,陪伴寵物走完最後一段旅程!

13個貓貓臨終前特徵
如果家中的老貓或病貓出現以下臨終前症狀,便有機會是處於彌留狀態,準備與主人道別:
1. 不吃不喝
臨終前的貓咪身體十分虛弱,更會出現器官衰竭及痛楚,已無法正常消化食物,而且普遍貓咪身體不舒服時都不會想進吃任何食物,因此會出現食慾不振,甚至不吃不喝等情況。如果老貓出現不吃不喝情況,有機會代表正處於彌留狀態。
2. 行動能力下降
當貓咪進入彌留狀態後,由於器官及神經系統逐漸衰竭,會出現站立不穩、行走困難,甚至無法移動,情況嚴重時更會出現抽搐顫抖。
3. 失去意識
隨著貓咪情況惡化,心臟無法正常泵血至不同器官,腦部會出現缺氧,導致失去意識。如果出現貓咪出現暈倒,代表身體情況已十分差,主人需做好心理準備。

4. 呼吸異常
除了以上提及的失去意識情況外,臨終的貓咪更有機會因痛楚、心臟問題導致呼吸困難,常見特徵包括:呼吸異常急促或緩慢、張口呼吸。
5. 發出低鳴叫聲
臨終前的貓咪會因為不適、渴望主人陪伴,不時發出低鳴聲及幼貓時期的叫聲。
6. 頻繁撒嬌
貓咪在將近死亡時,可能會做出幼貓時期的行為,例如原本不黏人的貓咪突然撒嬌,一直徘徊在你身邊,甚至開始舔你,以獲得安全感,亦是貓咪在最後階段向主人道別及表達愛意的方式。
7. 大小便異常
貓咪臨終時,已經虛弱到無法進出貓砂盆排泄,導致隨地大小便情況。而隨著腎臟、肝臟等器官逐漸衰竭,更會出現失禁情況。
8. 體重驟降
隨著食慾減少或疾病影響,貓咪的代謝及消化能力會逐漸下降,導致體重突然下降。體重驟降最常出現在腎貓上,亦是最常見的死因。
9. 心跳減弱、體溫下降
貓的正常心率為每分鐘120-180次,但當貓咪進入臨終狀態,心跳會明顯變慢。由於血液循環減弱,體溫亦會隨之下降,貓咪的耳朵、手腳會變得冰冷。

10. 長期躲藏
基於動物本能,臨終的貓咪會躲藏在家中隱蔽的地方,以保護自己,安靜離世。如果主人發現貓咪長時間躲藏,並出現大小便異常、食慾不振等情況,便要特別留意。
11. 瞳孔異常
由於神經系統衰退,臨終貓咪的瞳孔會異常變大或縮小,甚至對光線失去反應,部分貓咪更會出現眼睛凹陷、失焦,或是眼角分泌物增多等問題。
12. 出現迴光返照
迴光返照正式的醫學名稱為「臨終清晰期」,部分貓咪即將離世前,身體會分泌腎上腺素,本身虛弱的貓咪可能會突然變得活潑,但一般只會維持幾小時至一天,便會進入最後的彌留狀態。
13. 毛髮狀況惡化
臨終的貓咪無法自行打理毛髮,更會出現脫水及營養不良,導致毛髮雜亂、失去光澤,甚至大量脫毛。

貓貓彌留狀態維持多久?
根據我們的個案經驗,貓貓彌留狀態會維持2-3日,出現不吃不喝、體重驟降、走路無力等狀況。在臨終前1-2天,便會出現上文提及的瞳孔放大縮小、脫水等問題。
貓貓處於彌留時,主人要注意什麼?
貓貓等動物在臨終時感官會放大,為免對寵物造成額外負擔,主人需留意以下事項:
- 避免強光刺激
- 避免產生高頻聲音,例如金屬撞擊聲、碗碟碰撞聲等,以免引發貓咪抽搐
- 避免使用香水、香薰
- 避開移動貓貓

主人應如何陪伴貓貓最後一程?
當主子進入彌留狀態,主人應提供舒適的環境,並讓貓貓感受你的愛及情緒,讓牠能在安心平靜的環境下離世,以下是我們的建議:
- 讓貓貓躺在平時的貓窩裡,並放置平時喜愛的玩具
- 溫柔撫摸貓貓的頭、背部或下巴
- 陪伴貓貓,輕聲牠對說話,增加安全感
- 如果貓貓出現喘氣困難、身體僵硬或抽搐,應考慮是否安排安樂死,以減輕臨終前的痛苦
- 準備離世後的善終安排

寵之天國 一站式寵物善終服務
寵之天國提供一站式寵物善終服務,包括遺體接收、清洗、火化處理及紀念儀式,分擔主人的負擔和悲痛,更提供骨灰紀念品客製化服務。我們設有24小時熱線及車隊,服務範圍覆蓋全港地區,店內更設有毛孩紀念專櫃,讓主人隨時悼念愛寵!